刘阳教授团队揭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鸟类垂直分布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理解时空尺度的生物多样性格局对于多样性保护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国际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高黎贡山一直深受科研工作者和自然爱好者的青睐。从2016年开始,中山大学刘阳教授团队和西南林业大学罗旭教授团队,联合来自香港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佛罗里达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的合作者们,对高黎贡山不同季节的鸟类群落和海拔分布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中共中山大学生态学院直属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响应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2021年9月18日上午,中共中山大学生态学院直属党支部在广州校区南校园生物楼405召开党员大会。
陈浩副教授团队在海水添加对生物固氮影响的研究上取得进展
海水入侵正持续影响着滨海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固氮作为陆地自然生态系统氮的主要来源,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海水入侵对生物固氮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和预测滨海生态系统对海水入侵的响应。本研究通过直接的海水添加探究海水入侵对滨海区常见树种的共生(仅限固氮树种)及根际土壤非共生固氮速率的影响。
生态学院全院教职工大会顺利召开
2021年8月6日,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本次会议采取“现场+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本次大会,大会由直属党支部书记黎晓天主持。
第七届中山大学生态与进化国际暑期学校圆满落幕
7月23日,历时6天,由中山大学生态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的“第七届中山大学生态与进化国际暑期学校”落下帷幕。来自五十多所高校的优秀本科生研究生齐聚一堂,碰撞思想,与学术大师们共同探讨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的前沿科学问题。
“第七届中山大学生态与进化国际暑期学校”隆重开幕
7月18日,由中山大学生态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的“第七届中山大学生态与进化国际暑期学校”隆重开幕。本届暑期学校邀请了来自美国、德国、俄罗斯、加拿大、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的生态学、生物学专家授课,并得到了中山大学和国内多所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吸引了来自五十余所高校的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是相关领域领先的大学生学术交流活动。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庞虹教授开幕式致辞
中山大学第七届“生态与进化暑期学校系列讲座”将于7月18日拉开帷幕
中山大学“生态与进化暑期学校系列讲座”是中山大学生态学科重要的年度教学和学术活动,由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院和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始于2014年,主办单位已依托暑期学校活动邀请了近百名生态与进化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对近千名学生进行授课并与其交流,该活动也因其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活跃的学习氛围给参会的学者和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储诚进教授团队在亚热带森林根系垂直分布的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根系的垂直分离及因此形成的空间生态位分割被认为是维持物种共存的重要机制,而这一结果可能受两种因素调控:一是共存物种的根深分布存在广泛的种间变异;二是根深分布对邻体物种组成或环境异质性表现出高度可塑性。虽然这些机制很早就被提出,但在物种组成丰富的亚热带森林群落中,共存物种是否存在根系垂直分离现象却仍不清楚,限制了我们基于根深分布对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