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新锐S02E02 | 王玥:热爱是一切的源动力
王玥:热爱是一切的源动力

● 王玥,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为全球变化生态学,生物地理学,第四纪生态学。(研究围绕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变化展开,以第四纪孢粉和其它化石为基础,结合动物/植被机理性模型、物种分布模型、生物/气候大数据分析,采用实验和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重建第四纪末次冰期以来全球或者局部地区的环境演变,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弹性的变化。)
● 1.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 我觉得生态学充满乐趣。我小时候就比较亲近自然,同龄伙伴打游戏的时候,我喜欢去野外玩,抓蚂蚱、摘枣干......在念高中的时候,老师周末经常会组织我们参观校园,学习一些植物分类的知识,当时便激发了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后来大学也如愿进入地学专业学习。在修读过程中,我了解到生态系统不单是整体性的变化,里面的每个结构之间还会有相互的影响。我觉得这种变化特别有趣,并逐渐爱上了这门学科。所以说,热爱是一切的源动力。

王玥(左)和Jenny McGuire教授(右)在佐治亚理工学院进行学术探讨,摄于2019年4月
● 2.学科交融,“生地”一体
● 虽然我是地学背景,但地理学和生态学本身就有很多交叉的部分,这种学科的交融很有意思。相较而言,地理学更侧重于景观,而生态学可能更侧重于生态系统本身,但是其实本质都差不多。本科时期,我也修读了很多生态学相关课程。在科研过程中,我对生态相关问题兴趣益浓,再加上我的博士导师和博后导师也没有很明确的学科划分的概念,想做什么我们便去做了。直到回国找工作的时候,我在经过不断对自己的研究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与国内的老师们交流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的研究方向可能更偏向生态专业。但地学背景对我还是很有帮助的,它使我的空间感更强,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生态问题。
摄于2014年夏天,美国俄亥俄州进行野外考察
● 3.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 师生之间应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授业时是老师,相处中是朋友。我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从他们工作经历中我便体会到师生也应当是朋友。老师的优势在于多念几年书,多一些经验。老师有责任有义务把自己的这些经验告诉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去帮助他。同时,看到学生成长,老师自己本身也会很开心。朋友的关系是一种最舒服的关系,在这种双向的交流过程中,师生都能有所收获。我之前的导师们都很鼓励我与他们进行交流,我们彼此坦诚、互相学习、共同成长,不论在学术还是生活方面,我都收获匪浅。

王玥(左)2017年夏天博士毕业时与导师John Williams教授(右)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古生态学实验室合影
● 4.给研究生的建议:保持热爱、学会解压、健康生活
● 第一,要热爱。热爱是一切的源动力,确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要坚持下去;
● 第二,学会排解压力。科研过程中碰到困难是常事,可以多跟老师交流。同时自己也要调整,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不要把全部重心都放在科研上。总而言之,就是不要让自己压力太大,要学会放松,不要总绷着一根弦,这样不利于长久地做科研;
● 第三,锻炼好身体。不要因为太累的繁重的学业和实验工作而搞垮自己的身体,相反要多锻炼、按时吃饭、注意休息、享受生活。
●
● 老师小档案
● 【教育经历】
● 2013.12-2017.8 博士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地理学
● 2011.9-2013.12 硕士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地理学
● 2007.9-2011.7 学士 北京大学 地理学
● 【工作经历】
● 2021.9-现在 副教授 中山大学生态学院
● 2017.9-2021.7 博士后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生物系
● 【学术任职】
● 2021.8-现在 美国生态学会古生态学分会副主席
● 2018.10-现在 Neotoma数据库管理员
● 2019.8-2021.8 美国生态学会古生态学分会 秘书长
● 2018.8-2019.8 美国生态学会古生态学分会 Deevey Award主席
● 【获奖情况】
● Deevey Award Honorable Mention, ESA, 2017
● Cozzarelli Prize, PNAS, 2016
● University of Fellowship,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2011
林超地理奖学金,北京大学,2010
通讯员:付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