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学术交流中心2021年教师首秀第三场圆满成功

发布人:赵文嘉

2021年10月28日中午,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学术交流中心教师首秀在深圳校区西教学楼四栋103教室顺利召开,学院副院长储诚进教授、副院长庞虹教授、学术交流中心主任刘阳教授等教职工和研究生出席研讨会,会议由马子龙副教授和陈怀海副教授主持,蔡枫副教授和杨宇晨副教授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学术背景和研究计划。

首先,蔡枫副教授分享了前期有关真菌孢子表面疏水性与其适合度间的进化权衡的研究工作,深入探讨了HFB这一丝状真菌特有的表面活性小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真菌孢子传播和成种的影响,并对HFB蛋白的分泌通路进行了详细介绍。

蔡枫老师还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介绍,着重分享了其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思路,特别是有关植物根际微生物和滨海盐土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研究方向和合作意向。蔡老师对其学术背景和研究方向的清晰讲解引起了其他老师和研究生们的兴趣,院内师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提问。为后续开展院内科研合作夯实基础。

image-20211105103120-2

          接着,杨宇晨副教授对前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地展示与总结,深入探讨了转录及转录后调控机制在植物响应光周期以及环境胁迫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将主要探究利用植物对于环境胁迫的独特适应性对环境污染物进行吸附和降解的可能性,进而开展由植物介导生态环境修复。

image-20211105103120-3

杨宇晨老师关于单细胞组学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其他老师和同学的强烈兴趣,并进行了积极地交流与讨论,探讨未来开展院内和校内合作的可能性。

image-20211105103120-4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让学院教职工对蔡枫副教授和杨宇晨副教授的学术背景和研究计划有了更深入了解。同时,研讨会以轻松的氛围和详实的内容促进了全体教职工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仅让参会的学生们感到受益匪浅,更加深了学院老师间的相互了解,以及师生间的友好关系。愿生态学院全体师生凝心聚力,增强学术交流合作,实现在科研上质的飞跃,砥砺前行,努力让生态学成为世界一流学科。

 

通讯员:田宜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