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凝聚奋进力量、厚植爱国情怀” ——生态学院直属党支部教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观影活动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10月28日晚,生态学院直属党支部组织教工党员和群众一起开展《长津湖》观影活动。通过观影活动,广大教职员工深切感受到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进一步厚植爱党情怀、汲取奋进力量、激发报国之志,以更加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积极饱满的精神扎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我院微生物生态学团队在水体微生物群落与功能的驱动因子研究上取得的进展

        微生物群落是许多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参与者,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功能影响颇深。通过研究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联系,预测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如何影响生态系统功能对微生物生态学领域尤其重要。因此,基于全球938个水体微生物宏基因组数据,我们分析了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丰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了微生物群落与宏基因组功能在不同水体生态环境之间的差异,探讨了驱动水体微生物群落与功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图1)。

我院杨玉春助理教授在厌氧氨氧化菌(Anammox)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我院杨玉春助理教授近日与杜伊斯堡大学、维也纳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和深圳大学等课题组合作在水生态环境领域顶级期刊Water Research(IF:11.236)发表题为Activities and Metabolic Versatility of Distinct Anammox Bacteria in a Full-Scale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的研究论文(全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313542100957X?via%3Dihub),我院杨玉春助理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顾继东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我院陈怀海副教授作为合作作者参与了该项目。

陈浩副教授团队在氮沉降对微生物养分限制影响的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氮饱和理论指出: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持续接收外源氮输入,则该生态系统可能由氮限制转为碳、磷或其他限制。但是氮限制解除后,到底哪个元素才是最主要的限制元素,同时地形因素是否会影响这个结果,则很少在微生物水平上探讨。我们在广西喀斯特地区选择了一个氮饱和的森林,在其两个不同地形部位(坡地和洼地)上分别建立了长期氮沉降模拟样地(图 1),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氮添加实验,测定了土壤中碳氮磷循环相关的酶活性,利用酶化学计量法作为微生物养分限制的指标,研究了氮沉降对微生物养分限制性的影响。

最新研究显示非英语发表的研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特殊贡献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样的世界中,让我们倾听尽可能多的声音,这样才能有尽可能大的机会来保护我们的家园。”         根据2021年10月7日在国际生物类综合期刊PLoS Biology(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bio.3001296)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图1),常常被忽略的那些以非英语语言发表的研究能帮助保育工作者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Tatsuya Amano(天原龙也)博士领导了全世界超过60位国际合作者对此前用16种非英语语言发表的、“不为人知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进行了量化分析。

我院陈怀海副教授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上取得的进展

        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导致全球尺度上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并威胁生态系统功能。但是,有关微生物多样性降低如何影响土壤微生物功能的研究仍然不充分。因此,基于全球933个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组数据,我们模拟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五个层次,研究了相应的微生物功能组成的变化趋势(图1)。

“我为群众办实事”:中山大学生态大团队乒乓球锦标赛圆满成功

10月1日,由生态学院直属党支部,生命科学学院生态系统演化与修复党支部联合主办的,“迎国庆”中山大学生态大团队乒乓球锦标赛在广州校区南校园体育馆顺利举行。中山大学生态大团队众多老师参加比赛,切磋球技,为大家奉上了精彩的对决,以此热烈庆祝祖国72周年华诞!  

“我为群众办实事”:生态学院举行《科研仪器设备信息获取及生命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介绍》专题讲座

     为继续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协助学院师生更好的开展科研工作,提高学校科学仪器设备及共享平台的利用,9月28日,生态学院以“现场+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了《科研仪器设备信息获取及生命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介绍》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巧娟实验师主讲,生态学院储诚进副院长主持。生态学院师生在南校园、东校园、深圳校区三地同时参加,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黎晓天、副院长庞虹教授出席了讲座。

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古生物团队在白垩纪缅甸琥珀蚤蝼科昆虫分类研究取得进展

图1,Amberotridactylus cheni gen. et sp. nov. Du et Xu, 2022 和 Cascogryllus setosus sp. nov. Du et Xu, 2022

思政第一课丨生态学院为本科新生上“思政第一课”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