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新锐S02E06 | 王赵玮:学以致用,知行并进

发布人:赵文嘉 责任审核人:初审 赵文嘉 审核 张丹丹 审核发布 黎晓天

王赵玮,中山大学生态学院”百人计划”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是昆虫病毒与昆虫抗病毒天然免疫机制。

    1.兴趣使然,从事科研

    我本科以及硕博都就读于武汉大学,在武大病毒学是一个有着深厚底蕴的专业,也是一个比较热门的学科,但我的对研究人类或者其他哺乳动物病毒兴趣不高,反而是对昆虫病毒情有独钟。结合学校学科发展的情况与个人的兴趣所在,我选择了昆虫病毒作为我的研究对象。

    我的博士生导师对我影响非常大,他教会我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做科研要坚持,昆虫病毒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小众的领域,但是他告诉我如果你一直坚持做这方面的研究,无论是在基础研究还是在应用研究上都会有它的价值。如果我们都不去做所谓的小众方向,那我们国家在这些领域上就是缺失的或者说是空白的,我们就丧失了主动权,这也是让我坚持做昆虫病毒研究的原因之一。

    目前已经有不少用于防治害虫的病毒产品已经商品化,如菜粉蝶颗粒体病毒,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等,这对我们研究昆虫病毒的人来说是一种鼓舞,说明我们的研究是有很高的应用前景的。

    2.为求新知,留学日本

其实我在国内已经做了一期博后了,为什么还要到国外去呢?主要是因为想要学习前沿的技术,当时国内掌握这些技术的实验室还不多,甚至有些技术还没有被引进,所以我想到国外去学习一下,把这些技术掌握。

我在日本呆了三年多的时间,还是挺“苦”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吃不饱饭,我是湖北人,口味比较重,喜欢油盐重一点的,日本人平时口味比较清淡,饮食习惯上的差异还是挺大的。虽然平时在学校可以用英语与同事们进行交流,但是我不会说日语,生活上还是有一些不方便,庆幸的是日语的字很多都与我们的汉字是一样的,买东西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其他场合要想与当地人进行交流就比较困难了。

我当时是在京都大学做研究,京都是一个类似西安的古都,是日本曾经的首都,历史底蕴深厚,建筑风格很有特色,我很喜欢这样的城市氛围。京都不同于东京的繁华和快节奏,生活比较简单,没有太多的高楼大厦,主要都是一、二层楼的日本民居。平时我也喜欢在河边散散步,参观一下当地的古建筑。

    3.寓教于乐,因材施教

目前我的课题组有三个研究方向,分别是病毒、免疫和肿瘤。我倾向于根据学生的想法和特点,帮助他选课题,最重要的还是他自己的兴趣。如果他有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我能帮助他把想法落到实处,如果你对我们课题组现有的方向感兴趣,也可以在我们已有的基础上继续研究。

就我个人来说,我话比较多,也很爱笑,是一个很外向的人,所以我们实验室的氛围很活跃,我觉得我与学生间距离感很弱,我可以是你的良师亦可以是你的益友,欢迎思维活跃的同学加入我们团队。

    4.您认为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呢?如果同学有意向到国外留学,您有什么建议吗?

在本科阶段,我认为学生应该多看多做,主要是实验技能的掌握,以及自己感兴趣方向的背景知识的掌握,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在本科阶段确定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领域,在实践中弄清楚自己未来想要进行什么样的研究,如果能在本科生阶段有这样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对今后的研究生学习阶段或以后的研究方向会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以及知识的系统性掌握。

对于想要出国留学的同学来说,兴趣肯定是最重要的,你要根据兴趣确定想要研究的方向,然后寻找有相近研究方向的导师,阅读老师已发表的文献,查看在研项目情况等。基本上都是通过邮件的形式联系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多找几位老师备选,有的老师比较忙,邮件不一定会逐一回复。

 

老师小档案

image-20211123003825-1 

王赵玮 副教授

【教育经历】

2009.09-2014.12:  武汉大学 微生物(病毒)专业 博士(“1+4”硕博连读)

2005.09-2009.06:  武汉大学 生物学基地班 学士

【工作经历】

2021.05至今:  中山大学 生态学院 副教授

2020.11-2021.03:  日本 京都大学 生命科学研究科 特定研究员

2018.10-2020.10:  日本 学术振兴会(JSPS)/京都大学 生命科学研究科 外国人特别研究员

2017.11-2018.09:  日本 京都大学 生命科学研究科 特定研究员

2015.04-2017.11:  武汉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博士后

【学术成就】

1.发现了非经典JNK通路的调控新途径,为细胞凋亡和细胞竞争的上游调控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该机制能够参与调控多种昆虫免疫和生长发育过程;

2.揭示了昆虫病毒通过调控N端规则通路逃逸宿主细胞凋亡的新机制,同时也是首次发现病毒可以通过抑制N端规则通路调控蛋白“寿命”;

3.揭示了Dicer-2除了能够通过RNAi通路介导目标mRNA的切割和降解外,还能通过与目标mRNA(如Toll mRNA)的结合促进其表达,极大地拓展了学界对Dicer-2功能的认知,这一机制将RNAi通路与Toll通路两条重要的昆虫抗病毒免疫通路联系起来;

4.揭示了部分昆虫RNA病毒可以通过其RNA聚合酶的末端转移酶活性修复自身基因组,该机制保护了病毒基因组免受宿主RNA外切酶的影响,确保了病毒RNA复制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主要奖励】

1.2018年: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外国人特别研究员奖学金

2.2016年: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

3.2013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image-20211123003845-2 在日本参观古迹

 

 image-20211123003918-3在日本奈良投喂野生小鹿

  

image-20211123003958-4 飘扬过海回国的数百管宝贵的虫子们(回国前打包中)

 

image-20211123004029-5 飘扬过海回国的数百管宝贵的虫子们(回国后)

  

image-20211123004051-6在京都大学Tatsushi Igaki教授家中开饺子party

 

 image-20211123004113-7京都大学Tatsushi Igaki教授实验室成员合影

 

 image-20211123004138-8武汉大学胡远扬/周溪教授实验室成员合影

 

image-20211123004209-9博士毕业答辩后与答辩委员会老师们合影

 

 通讯员:龚森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