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生态学专业强基计划培养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 号)等文件和会议精神,加强强基计划招生和培养的有效衔接,特制定培养方案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专业简介
我院学者受邀担任Conservation Biology编委
2020年2月,受到国际保护生物学领域著名刊物Conservation Biology编辑部及主编Mark Burgman教授的邀请,我院刘阳副教授、生命科学学院生态系李添明教授受邀担任该期刊的编委。 Conservation Biology杂志创建于1987年,是国际保护生物学会(The Society for Conservation Biology)学会创建的刊物,主要发表生物多样性保育的理论、政策、管理、实践等领域的研究。该杂志2018年的影响因子6.194,是中科院环境科学与生态区大类2区Top杂志,在165种生态学杂志中排名第11。
研究进展:天敌瓢虫适应新猎物的机制
由于对环境友好和对人类健康无害,生物防治被认为是在有害生物治理中最安全和有前景的方法之一。捕食性瓢虫是蚜虫、蚧虫、粉虱、叶螨等多种农业害虫的重要天敌,这些天敌瓢虫在过去100多年的害虫生物防治实践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瓢虫科昆虫食物范围甚广,包含取食真菌、植物和上述节肢动物的种类。有些种类捕食谱较广,有些则相对专化。天敌瓢虫的非靶标攻击是生物防治中一个严重的生态安全问题。
博士研究生金孟洁揭示澳大利亚锯天牛亚科系统发育关系
近日,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在Systematic Entomology(中科院一区)上在线发表了题为“Museomics reveals extensive cryptic diversity of Australian prionine longhorn beetles with implications for their classification and conservation”的研究论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生态学院2019级本科生参观中山大学校史陈列馆和生物博物馆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生态建设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加深新中大人对中大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的了解,培养中大生态学子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建设美丽中国, 2019年12月9日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全体学生和部分教师组织参观了中山大学校史陈列馆和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
【主题教育】生态学院一班团员开展主题团课学习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青年团员不忘跟党初心、牢记青春使命,2019年11月20日,生态学院2019级一班团员集体参加心理学系第二学生党支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山大学马克思学院吴玉龙博士生以《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题讲授专题团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