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院关于2019年新生实验室安全考试的通知
学校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强化师生实验室安全意识,促进新入实验室工作的师生掌握必要的实验室安全知识,确保师生员工生命与实验室财产安全,根据教育部和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的文件精神要求,对2019年新入校本科生进行准入考核。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考试对象 2019年入学的本科新生
生态学院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会
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着力解决学院日常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以及师生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学校和学院各项决策部署落细落地落实,生态学院近日举办了第三次主题教育调研会。副院长庞虹教授、党政办全体工作人员、14名学生代表参加会议,调研会由副书记黎晓天主持。
生物博物馆团队首次在缅甸琥珀中发现分布于新西兰外的出尾扁甲科Lenacini族甲虫
近日,生物博物馆博士后刘振华在国际古生物学期刊Cretaceous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New minute clubbed beetles (Coleoptera, Monotomidae, Lenacini) from mid-Cretaceous amber of northe
我校余世孝教授课题组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我校余世孝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IF=12.8)上在线发表了题为“Soil microbes drivephylogenetic diversity-productivity relationships in a subtropical fores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阐明了不同亲缘关系树种共存时谱系多样性对群落生产力的影响,并首次揭示了土壤病原菌在驱动森林群落多样性-生产力关系中的关键作用。我校特聘研究员梁敏霞博士为论文的第一作者,余世孝教授和刘徐兵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刘阳副教授课题组发现气候变化对于多次繁殖鸟类物候的影响
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在全球范围内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前研究多集中在气候变化对生物物候性状的影响,尤其是鸟类的繁殖时间。很多研究发现温度升高导致鸟类开始繁殖的时间提前。然而,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气候变化对北半球单次繁殖鸟类开始繁殖时间的影响,对南半球鸟类繁殖时间和多次繁殖鸟类的繁殖时间的影响则非常稀少。
我校2016级生态学专业本科生圆满完成野外综合实习
8月11-22日,我校2016级生态学专业本科生一行29人,在刘阳、范朋飞、李添明、黄维妮、王永繁、李步杭等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赴云南景东县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寨子保护站开展野外综合实习,这是我校生态学专业首次开设野外实习课程。
我校生态学者范朋飞教授团队揭示科学研究对受胁物种保护的积极作用
Submitted on 周二, 09/10/2019 - 16:52 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自1970年以来,现生脊椎动物的丰富度大约下降了25%左右,大量物种濒临灭绝。如何阻止濒危物种灭绝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科学问题之一。然而,科学研究能否促进受胁物种保护一直存在争论。
关于公示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聘任人选的通知
根据学校《关于公开招聘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的通知》(中大党发〔2019〕54号)要求,经学院研究决定,选聘刘徐兵老师为生态学院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现将审议通过的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聘任人选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2019年9月4日至2019年9月10日。 在公示期间,对上述结果如有异议,请通过书面形式向生态学院办公室(广州校区东校园明德园6号322房)反映。反映公示对象的情况和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和问题要求签署或自报本人真实姓名,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应加盖单位公章。 联系人:黎老师 联系电话:020-3933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