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热烈祝贺我院庞虹教授获评南粤优秀教师
为庆祝第41个教师节,展现广东教师队伍时代风采,广东开展2025年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和特级教师评选活动,选树宣传先进典型。在这次评选中,我院庞虹教授获评南粤优秀教师! 庞虹教授多年躬耕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主持与推进生态学科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在生态学院的创建与发展、学科体系建设与学生培养方面贡献突出。她坚守一线教学工作,承担学院多门基础课程,敬业乐群,担当青年师生的知心人和引路人,深受广大师生爱戴。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奖、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以及广东省课程思政优秀案例等奖项。 祝贺庞虹教授!
南岭国家站周平研究员到访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开展学术交流
2025年5月14日,广东南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常务副站长周平研究员到访中山大学生态学院,与学院师生围绕森林生态监测、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科研合作等议题展开座谈。院长储诚进、院长助理马子龙、教师代表蔡枫、陈浩、黄恒、李芙蓉、刘胜杰、马嘉欣、马亮、邢爽、张晨成等参与了交流。 周平研究员介绍了南岭国家站的研究方向、监测布局、运行机制及人才队伍情况,重点分享了南岭站在生态系统长期监测及数据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成果。储诚进介绍了学院建设现状和发展思路,以及学院在南岭地区已开展的相关工作基础。其他与会人员就野外观测技术、数据管理、科研成果转化及未来合作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山大学生态学院李芙蓉课题组招聘博士后1-2名
合作导师简介:李芙蓉,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副教授。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博士毕业于瑞典林奈大学,后于林奈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所在的“古生态与气候变化” Past Ecology And Climate changE(PEACE)课题组重点关注生态系统对过去长尺度气候变化、自然干扰及人类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响应,其研究结合多种技术手段,包括遥感、生态系统重建算法、生态系统模型模拟,系统研究不同空间尺度生态系统现代过程、生态系统历史重建、以及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规律和机制。近年来,其成果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于Earth-Science Reviews、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等国际主流期刊。任Journal of Plant Ecology青年编委。
朱孔军书记专题调研深圳校区理工科建设
(来源:中山大学新闻网)3月24-25日,校党委书记朱孔军到先进制造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生态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进行专题调研,了解深圳校区理工科学院建设情况,以“深调研”推动“真落实”。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集智聚力办实事、解难事、促发展,加强理工科人才培养,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先进制造学院和集成电路学院都成立于2021年,是中山大学新工科布局深圳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4日,朱孔军书记调研了这两个学院。在先进制造学院,先进机械系统实验室的工业机器人格外引人关注。丁北辰副教授介绍,团队已成功研发出高精度工业分拣机器人系统,部分技术已实现产业化应用。朱孔军书记勉励青年科研团队,“要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速突破'卡脖子’技术。”
生态学院召开2025年工作部署会---凝心聚力谋发展 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生态学院2025年工作部署会议于3月13日在学院1202会议室召开。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科教人一体化创新团队带头人及各中心负责人共聚一堂,聚焦“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发展蓝图谋划,共商学院发展新路径。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罗燕主持。 会上,学院三大创新团队带头人及各中心负责人围绕学科建设、科研攻关与社会服务主线,系统汇报本年度重点任务及工作计划。院长储诚进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的关键节点,学院过去四年聚焦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碳中和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未来需以“系统化、交叉化、国际化”为引领,加速构建“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体系,全面强化学科对国家战略的支撑效能。
生态学院召开“十五五”规划战略研讨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科学谋划学院“十五五”事业发展蓝图,3月13日,生态学院召开“十五五”规划战略研讨会。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科教人一体化创新团队带头人、各中心负责人、教师代表等30余人参会,会议由生态学院院长储诚进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