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淡水鱼也可以越洋迁徙?崔融丰副教授利用基因组数据道出粗背鳉到达岛屿的故事

鳉形目(Cyprinodontiformes)鱼类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已知多为淡水鱼类且无洄游习性,不同物种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特殊机制来适应不同的环境。鳉鱼主要分布于南美、非洲、印度,从前认为其分化多与冈瓦纳大陆的板块漂移有关。

【我为群众办实事】生态学院直属党支部:聚焦师生关切,调查深圳校区建设情况

新校区的建设,是一项事关学校未来发展以及广大师生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为了顺利完成深圳校区搬迁工作,增强我院师生对新校区建设的了解,5月13日,生态学院直属党支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根据学院“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安排,组织了党员及师生代表参观深圳校区,共同探讨新院楼的建设和搬迁工作。

讲座回顾|我院庞虹教授赴中山大学艺术学院开展科普讲座

       5月8日下午,我院庞虹教授应邀赴中山大学艺术学院,向艺术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展科普讲座——《跨越时空的故事——恐龙时代的精灵》。(图片来源:艺术学院)

马子龙副教授在放牧强度对草地光合作用固碳去向的研究上取得进展

放牧是草地碳循环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也是决定该草地作为碳净库还是碳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然而,在野外条件下草地生态系统短期的碳动态,以及其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暂不明朗。

李文均教授团队在放线菌生命暗物质的生态功能与进化研究上取得积极进展

放线菌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极为密切的微生物类群,其强大的代谢活性为人们所

生态学院学术交流中心教师首秀第一场圆满成功

2021年4月28日中午,生态学院学术交流中心教师首秀第一场在格致园会议室召开,学院副院长庞虹教授、学术交流中心主任刘阳教授等教职工和研究生代表出席研讨会,会议由马子龙副教授和陈怀海副教授主持,贾妍艳副教授和杨玉春助理教授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学术背景和研究计划。首先,贾妍艳副教授对前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地展示与总结,深入探讨了硫协同污水处理系统中新兴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理,对环境中新兴有机物的生态效应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将重点围绕药物类污染物的环境风险评估和废水处理开展

叶片的微量元素重吸收研究取得新进展

我院陈浩副教授近日与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美国地质调查局等课题组在国际期刊Functional Ecology 上发表题为“Global resorption efficiencies of trace elements in leaves of terrestrial plants”的研究论文(全文链接:https://bes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1365-2435.13809),陈

生态学院储诚进副院长、黎晓天书记讲授思想政治第一课

2021年4月21日,生态学院副院长储诚进、直属党支部书记黎晓天在教学楼B103为本科生讲授了本学期思想政治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