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探“南岭明珠”之美 悟自然实践之学

        (通讯员:杨鑫、耿佳林、董琪琪、刘易泽、杨珊)中山大学生态学科肇始于1924年建校之初的生物学系,近百年来,在一代又一代先辈们的引领下,坚持“立德树人”,在生物多样性形成与维持等领域引领学科发展,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等领域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教育部前三轮学科评估中本学科均为全国并列第一和A+,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和“强基计划”。生态学院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不断健全“课程实践、室内实验、野外实习、科研训练”的新时代生态学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着力培养掌握系统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良好人文素养、宽广国际视野,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高水平生态学人才。

中山大学第九届生态与进化暑期学校圆满落幕 ——汇聚智慧,收获成长

 8月4日,中山大学第九届“生态与进化暑期学校”迎来最后一天。经过学员学术报告、小组学习汇报以及颁奖仪式,此次暑期学校在老师和同学们精心策划和组织下,圆满落下帷幕。学员学术报告:突破创新,智慧闪耀上午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广西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的12位优秀学员分享了他们的科研项目,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这些研究生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展示了自己的科研项目进展和科研交流能力。

中山大学第九届“生态与进化暑期学校”精彩课程回顾

7月31日至8月3日,由中山大学水产动物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生态学院与生命科学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山大学第九届“生态与进化暑期学校”学术讲座精彩纷呈。本次暑期学校邀请到了来自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深圳)、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山大学等10余所高校和研究所的学者,围绕本期主题生态资源利用与绿色发展共开展了十余场精彩的报告,涵盖生物多样性形成与演化、生态系统修复与健康生态系统构建、生态资源利用与实践、生物防治等生态学前沿问题。 

中山大学第九届“生态与进化暑期学校”学员参观福田红树林及深圳国家基因库

       8月2日,中山大学第九届“生态与进化暑期学校”迎来校外参观日。在刘阳老师的带领下,暑期学校师生一行上午首先参观了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园。红树林基金会戎灿中老师为师生详细讲解了生态园的红树植物多样性以及福田红树林生态园对候鸟迁徙的重要性。

中山大学第九届“生态与进化暑期学校”隆重开幕

         7月30日,由中山大学水产动物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生态学院与生命科学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山大学第九届“生态与进化暑期学校”隆重开幕。开幕式由生态学院学术交流中心主任刘阳主持,罗燕书记致辞并介绍中山大学生态学科的发展现状,副院长庞虹教授介绍了生态与进化暑期学校的历史沿革。

喜报!我院黄丹丹助理教授在中山大学第十一届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中获优胜奖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践行“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我院积极响应校教务部号召,选拔推荐优秀青年教师参加中山大学第十一届教师教学竞赛。经过4月20日学院初赛,我院黄丹丹助理教授进入7月1日在广州校区举办的校决赛,所讲授的《气味科学与人类生活》获公选课组优胜奖。

英国皇家学会学报 | 另觅新欢还是劳燕分飞?探究影响鸟类离婚率差异的生态因素

        近日,我院刘阳教授团队以“Divorce rate in monogamous birds increases with male promiscuity and migration distance”为题在国际生物类综合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皇家学会学报)发表有关鸟类婚配制度的最新研究成果(图1)。本研究通过系统发育比较分析方法,在232种社会性单配鸟类中发现,雄性多配个体的比例越高,或迁徙距离越长,该物种的离婚率越高;并通过系统发育路径分析,揭示了迁徙距离、死亡率等因素与离婚率存在的间接关联。该结果表明:鸟类的离婚行为可能既非雌雄双方为提高繁殖成效的适应性策略,也非因意外失散配偶导致的随机事件,而是上述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It is a gas lab: New conceptual work proposes the use of species-area relationships to model microbial mutualisms

Symbioses involving microorganisms prevail in nature and are key to regulating numerous ecosystem processes and in driving evolution. A major concern in understanding the ecology and evolution of symbioses involving microorganisms arises in the effectiveness of sampling strategies to capture the contrasting size of organisms involved.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生态学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5月22日上午,学院党委书记罗燕在深圳校区医学园2栋1502会议室讲授主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专题党课。本科生党支部、专任教师党支部、教职工党支部全体党员,以及青年人才研讨班成员参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