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静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所属平台:可持续与修复
研究领域:面向国家碳中和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以下前沿领域:碳-气候耦合机制、智能模拟技术、政策支撑体系
联系邮箱: pengj275@mail.sysu.edu.cn
学术背景
• 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生态学院教授(2025年至今)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22-2024)
•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访问学者(2016)
• 长期从事地球系统模式与碳中和交叉研究,主持/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
核心研究方向
面向国家碳中和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以下前沿领域:
▶ 碳-气候耦合机制
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阈值
大气CO2浓度空间分异对碳收支的影响机制
极端气候事件与碳循环反馈的非线性关系
▶ 智能模拟技术
基于机器学习的碳循环模型参数优化
多尺度模式耦合技术开发
碳中和情景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
▶ 政策支撑体系
碳汇潜力评估与生态补偿机制
区域碳中和路径动态优化模型
气候政策效应的大数据归因分析
科研支撑体系
• 计算资源:配备专属高性能计算集群
• 数据平台:集成CMIP6、TRENDY、以及CRU、ERA5等数据集
• 国内外合作:与CSIRO、北京大学建立模式开发联盟
• 学术成果:在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Earth’s Future、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等期刊发表论文40篇,被IPCC报告多次引用
招生要求
▶ 学科背景
自然科学方向(生态学/大气科学/环境科学):
需系统掌握碳循环理论,具有气候模型使用经验者优先
技术科学方向(计算机/数据科学/地理信息科学):
需精通Python/Matlab数值建模,熟悉机器学习框架(TensorFlow/PyTorch)
▶ 培养特色
提供学术训练:提供CABLE等国际主流模型源代码级研习
国际合作:择优推荐至CSIRO(澳大利亚)开展6-12个月联合培养
实践平台:深度参与广东省碳中和行动方案编制与效果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