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生态文明思想 携手共建美丽中国——生态学院举行2021-2022学年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
近日,生态学院2021-2022学年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在逸夫楼401教室举行,生态学院院长储诚进、直属党支部书记罗燕为2021级本科生作专题授课,学院团委书记、青年教师辅导员贾妍艳副教授主持课程学习。

2021级本科生聆听“思政第一课”
储诚进院长以“携生态,向未来”为主题,从人类文明变迁出发,以《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一书为例,阐述了人类社会的巨大差异源其所处的环境差异,而生态文明贯穿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他强调,生态学是无处不在的,作为生态学子,就是自然界“天书”的解读者,就要担起“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美丽中国”的责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储院长从发展历史、师资力量、学习平台以及创新发展等方面阐述了生态学科的厚重底蕴,增进同学们对生态学科的了解和认识。
接着,储院长以钱致榕先生《致今天的教育》中的一段话——“教育就是帮助一个年轻人发现他自己、了解他自己,从那里面孕育出他的一个理想、一个梦想,学到一些求生的技能,得到一些一辈子自学的技能,然后能够实现自己”,勉励大家遵从内心的声音,找到内心真正所热爱之事,从一而终,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希望同学们要懂得感恩,保持好奇心,培养自学、独立的能力,涵养自信心和责任感,乐观地面对人生的每一个困难和选择,快乐而坚定地前行。他告诫同学们要三省吾身,静心思考;要“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生逢盛世,勇担责任”;要志存高远,同时脚踏实地;要珍惜现有平台,把握机会;要拥有强大的执行力和顽强的意志力;要身、心健康。

储诚进院长讲授“思政第一课”
随后,罗燕书记就储院长的讲授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并结合自身学习经历,鼓励同学们不仅要培养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还要培养意志力,广泛地学习知识,成为拥有多领域知识背景与跨专业科研能力的优秀学子。
罗书记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为主题作专题授课。她条分缕析,以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为主要内容,带领同学们深入学习两会精神。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制定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在解读工作报告的同时,罗书记还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了整个工作报告的思想架构,希望同学们不仅能从工作报告中了解国计民生,更要参透其组织逻辑和语言艺术,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运用。

罗燕书记讲授“思政第一课”
“中国的发展从来都是在应对挑战中前进的,中国人民有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勇气、智慧和力量。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的结尾,罗书记向同学们提出希望,希望同学们能做到“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民之所向”,秉承中大学子的家国情怀,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通过本次思政课,同学们认识到了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息息相关,更深刻认识到要将个人的发展和成长和国家民族的未来紧密联系起来,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征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通讯员:杨焕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