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奇珍异兽——HKU&SYSU古生物主题Workshop成功举办
1月14日至16日,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和香港大学联合举办了古生物学专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线上讲座和线下场外活动直播结合的方式举行,由我院主办,古生物团队包童助理教授主持。本次研讨会是团队首次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在校内外引起热烈反响和广泛关注。
我院庞虹副院长出席开幕式并做讲话,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博研究员作致辞,来自中山大学生态学院、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香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北京古脊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德国波恩大学等单位的知名学者呈现了多场精彩的演讲,其中7场为香港大学学者主讲。本次活动共吸引近百位来自国内外各大高校、科研机构的师生参加,会上就研究领域的前沿进展进行充分交流,讨论热烈,气氛活跃
首先,庞虹副院长代表学院欢迎各单位的参会者,介绍了我校与港澳地区以及国际古生物学者开展合作研究,举办研讨活动的历史传统。

(庞虹副院长在开幕式上讲话)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博研究员致辞,着重强调我们古生物学科的悠久历史、研究内容的广泛性和创新性。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博研究员致辞)
我院包童助理教授带来了第一个主题讲座“Feel the pulse of ancient life”,介绍了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特别是无脊椎动物的演化过程。
(包童助理教授做主题讲座“Feel the pulse of ancient life”)
香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Moriaki Yasuhara(安原盛明)副教授以 “Time Machine Biolog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climatic impacts on marine ecosystems and biodiversity”为题作专题讲座。
(香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Moriaki Yasuhara(安原盛明)副教授作专题讲座)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张素菁副教授和我院陈鹤博士分别就 “Applications of Geochronology in Key Evolutionary Events”, “Pterosaurs—First vertebrates who evolve powered flight” 作专题讲座。

(生态学院陈鹤博士作专题讲座)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张素菁副教授作专题讲座)
活动的最后一天,参会者通过线上会议“云游览”了中山大学历史建筑和文化旧址。在包童助理教授的带领下,师生走进辛亥革命纪念馆和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参会者们以“云游览”参观我校和广州的重要景点,弥补了由于疫情无法前来现场的遗憾。这是我们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之下对会议形式的新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香港等地师生同行与我校在学术交流的同时,也进行了文化交流,增进了内地和香港同胞间的友谊。与会香港学生Yuling表示:“此次学术研讨会让我受益匪浅,让我能有机会和内地高校的老师和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让我也看到了内地院校和科研机构学科发展的特色和优势,开拓了我的视野,我也希望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与内地院校老师和同学们多多交流,共同进步。在线上参观了黄埔军校旧址之后,我感受了革命先辈的当时的艰苦环境和他们身上的黄埔精神,让我深受震撼和启发。”
(与会师生参观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
经专家组评定,共四位同学获评本次会议优秀学生报告,获颁奖杯和证书。
(生态学院马子龙副教授为中山大学获奖学生鲍亮颁发奖杯及证书)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加强了我院古生物学领域的合作交流,促进国际学术互动,同时也为我院与参会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师生搭建了良好的国际交流平台,是我院开拓国际视野,增进学科交流的一次极具意义的学术活动。未来我院古生物团队将继续开展更深入的国际交流活动,搭建更完善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团队积极开展国际学术合作,不断提升我院在古生物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通讯员 杜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