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生态论坛”(2021)成功举办

发布人:赵文嘉 责任审核人:初审 赵文嘉 审核 张丹丹 审核发布 黎晓天

2022年1月8-9日,中山大学“生态讲坛”(2021)在广州校区南校园生物楼124报告厅主会场和线上同时举行。首日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兰州、杭州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累计1500余名师生参会。

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主任何建国教授、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斯虹书记到会致辞。中山大学生态学院院长储诚进教授介绍了中山大学生态学科过去一年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image-20220117155401-1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斯虹书记到会致辞

image-20220117155429-2

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主任何建国教授致开幕辞

image-20220117155508-3

中山大学生态学院院长储诚进教授介绍生态学科

在首日的学科前沿论坛中,8位校外特邀报告人做了精彩报告: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昆虫和植物病理学系胡水金教授介绍了在植物根系特征和菌根组成方面的研究成果;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大勇教授分享了他对于理论生态学发展和现状的思考;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倪喜军研究员介绍了其课题组在人类起源和龙人头骨研究上取得的代表性成果;香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Timothy Bonebrake副教授讨论了夜晚活动生物的多样性与保育问题;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关大博教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徐卫华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束文圣教授、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周平研究员分别以“全球面向碳中和转型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生物多样性格局与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极端环境微生物生态与矿山生态恢复”和“气候变化和下垫面改变如何影响水资源”为题,介绍了他们在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战略方面的重要学术成果。论坛还邀请了中山大学生态学科的贺雄雷教授、袁文平教授、汤叶涛教授、马子龙副教授、Stavros Veresoglou副教授、杨玉春助理教授以及航空航天学院的吴嘉宁副教授围绕“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态系统修复与生态安全”“生态系统碳汇与可持续发展”和“动物仿生学”等学科方向进行了报告。会议的气氛活跃,专家与线上参会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1月9日“青年学者报告会”在线上举行,来自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院的4名专职科研人员、7名博士后、24名研究生和3名本科生汇报了各自的研究进展。由两个学院的教师组成的评委会对同学们的热情参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次活动的报告和壁报内容来自生态学的的诸多领域,体现了中山大学生态学科“生态与进化融合,宏观与微观贯通,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学科特点,并充分肯定了本次报告会的高水平,共同期待着青年生态学者们在2022年取得更优异的成绩。评委会最终评选出张璐博士、巫东豪博士、宋含章博士生、周文君硕士生获得最佳学术报告奖;徐晟岚博士生、任文絮(大三)、廖秋嫦(大三)获得最佳壁报奖。

 

image-20220117155615-4

生态论坛现场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image-20220117155643-5

线上青年学者报告会

中山大学“生态论坛”(2021)邀请了国内外生态与进化领域的杰出学者就“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态系统修复与生态安全”“生态系统碳汇与可持续发展”等学科方向的前沿进行演讲,并且汇报了中山大学生态学科师生在本年度科学研究上的重要进展。本次论坛的圆满举办,将进一步促进中山大学生态学科的发展,提升研究生综合科研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