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新锐S01E06 | 陈浩:以科研为生是一件幸运的事

发布人:申倩倩 责任审核人:初审 申倩倩 审核 张丹丹 审核发布 黎晓天

       陈浩,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副教授,博导,从事亚热带森林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对大气氮沉降响应的研究:热带亚热带区域土壤碳氮磷硫循环主要过程对氮沉降的响应及其机制;喀斯特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状态及其对氮沉降的响应;植物叶片养分重吸收的主要策略及其全球格局。

1.为什么选择了科研之路?

个人第一篇学术论文发表后,我发现自己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也成为我日后从事科研的动力所在。我觉得做研究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将成果与世界分享,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我认为人生最为快乐的事情就是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能以此为生。科研是我热爱的事业,我从中感受到了自由,并得到了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满足。

2.科研过程中遇到过什么惊喜?

科研的方方面面让我体会到世界的精彩和缘分的美妙。比如,由于一些偶然的机会,我能与一些自己仰慕已久的科学家建立合作关系并见面交流,这个过程往往带来惊喜。我会发现这些著名科学家原来这么年轻,或他们原来比我想象的更加优秀,再或者原来他们也一直在关注我。

image 107

3.何为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放松且随意的。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多沟通,多交流。在彼此留有空间的同时,尽量避免拘谨,从而达成一种良性的关系。学生应该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依托于现有研究但不局限于现有研究,在交互的过程中能进一步完善想法,寻求一些新的见解。

image 108

4.科研应具备哪些重要的能力?

       我认为做好科研需要具备两个重要的能力:逻辑与效率。只有掌握逻辑,你才能更好地明白事物的规律,明晰内在的脉络。在科研过程中,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代表你能更好地理解并深入某一的领域;而效率能让你更自由,可以在减少许多无用功的同时体验到科研的乐趣。

image 109

 

5.对学生的寄语

我希望本科生能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并加以发挥,希望研究生能够掌握逻辑和效率这两项重要能力。总而言之,我希望大家都能发现自己的一技之长。

 

老师小档案:

教育经历

2005/09-2009/07,福建师范大学,地理学院,地理学,学士;

2009/09-2015/0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学(硕博连读),博士。

 

工作经历

2020/04 至今,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7/12至今,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2015/01-2017/12,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学术兼职

担任《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Forest Ecosystems》、《Land Degradation and Development》、《Scientific Reports》、《生态学报》等刊物审稿人。

 

主要学术奖励及荣誉

2014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14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

201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计划

2017年:获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网络(CERN)十佳青年优秀学术论文奖

2019年: 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如想了解关于我的更多信息,请参考以下网址:

http://eco.sysu.edu.cn/teacher/181

 

通讯员:徐迁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