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新锐S01E01 | 陈怀海:开心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陈怀海,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是土壤碳氮循环和微生物群落与功能。
1. 为什么走上科研之路?
主要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由于家庭成员都在高校工作,一路走来各位良师益友的言传身教,培养了我对科学探索的好奇和热情。
2. 海外求学和工作的最大收获?
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世界的不同,让我明白来自世界不同地方的人,在看待相同问题时,有着不同的角度和方法,我们要懂得尊重和理解每个人的不同,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思考问题方式的多样性,并且在不放弃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调整自己去适应环境,让自己在日后在处理问题时,心态变得豁达,不再纠结于自己与他人的差异。
3. 如何看待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应该是生活中的朋友,事业上的同事,是一个平等的、相辅相成的关系。这样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定是双向的: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一定要给老师一个积极的反馈。同时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当前的身份都是暂时的,老师也经历过没有经验的摸索阶段,学生也总有学成毕业的那一天,所以不必太拘泥于传统的上下级关系,老师和学生平时的相处应该是相互平等的。
4. 对学生有什么建议?
我认为开心和兴趣是最重要的。当你的工作恰巧是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因此要努力地寻找一个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让每一天都要过得很值得,人生才能有意思。这样即便遇到挫折和失败,内心也不会感到迷茫,更不会对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用开心的态度循着自己的兴趣去努力地工作和生活。最后祝大家快乐每一天~
老师小档案:
教育经历
2004/09-2008/07: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学士
2008/09-2011/05: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土壤学硕士
2011/08-2014/08: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土壤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20/12-至今:中山大学生态学院,“百人计划”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9/04-2020/09: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生物科学系,博士后
2017/05-2019/04: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生物科学系,博士后
2014/08-2017/05:美国环保署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环境科学系,博士后
学术成就
目前已发表科学论文29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Global Change Biology、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3篇,谷歌引用1000余次。
如想了解关于我的更多信息,请参考以下网址:
http://eco.sysu.edu.cn/teacher/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