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台站
车八岭生物互作与森林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成立时间:2023年5月
- 主任:储诚进。
- 副主任:李步杭 、李远智、张晨成。
1.历史概括
车八岭生物互作与森林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车八岭站)坐落在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地理位置为东经114º09′04″~114º16′46″,北纬24º40′29″~24º46′21″。该保护区始建于1981年7月,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地带,是世界同纬度地区森林植被的典型代表。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是我国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保护区总面积7545 hm2。区内山体古老,生态环境优越,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经本底资源调查鉴定,保护区内共有野生植物1928种,其中有珍稀濒危植物14种;野生动物1558种,其中有珍稀濒危动物44种,被国内外专家誉为“物种宝库,南岭明珠”和“北回归线荒漠带上的绿洲”。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山大学植被生态学专家张宏达等一批学者对该地的植物区系就进行了系统地调查,先后开展了自然地理环境、森林动植物、森林类型和演替、生态环境特性等调查研究,并出版了《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研究论文集》,为车八岭保护区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6年,中山大学与车八岭保护区签订了长期合作研究协议,2024年正式设立车八岭生态站。
2.区域自然概括
2.1气候条件
车八岭地区的气候为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9.6℃,年平均日照为1582.8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1468.0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356.1毫米。车八岭属华南褶皱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峰天平架海拔1256 m,最低处樟栋水海拔330 m。西北部为寒武系、奥陶系地层形成的变质砂页岩低山。北部和中部为侏罗世火山岩侵入的低山。这一地质地貌构成微区气候、水热条件、土壤性质有利于物种繁衍,加上未受第四纪冰川影响,动植物区系保存比较完好,为自然保护区创造了优良的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区内的土壤形态和结构较为完整,主要有红壤,黄壤和草甸土,各类土壤类型随海拔呈垂直分布。保护区内的低地和山谷还有各类岩石风化物的坡积物和冲积物经耕作发育而成的稻田土。
2.2生物资源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形复杂、生态优越、生物多样性丰富。经调查鉴定计有植物1928种。其中种子植物计有1345种,蕨类植物177种,苔藓植物163种,大型真菌243种。在这些植物中,列入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有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有伞花木(Eurycorymbus caralerieri)、闽楠(Phoebe bournei)、粗齿桫椤(Alsophila denticulate)、巴戟天(Morinada officinalis)等11种以及兰花(Orchinaceae spp.)品种36种。
动物资源保护区动物资源丰富,经调查鉴定共有1558种。其中兽类38种,鸟类223种,爬行类36种,两栖类16种,昆虫1220种,鱼类25种。在这些动物中,列入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有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黄腹角雏(Tragopan caboti)、海南虎斑鳽(Gorsachius magnificus)等3种;列入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水鹿(Cervus unicolor)、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鸳鸯(Aix galericulata)、蛇雕(Spilornis cheela)、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等19种。
车八岭保护区植被类型多样性较高,依本区植被类型组成特征、动态特点和生境条件,可划分为4个植被型组(Vegetation type group)、5个植被型(Vegetation type)、9个植被亚型(Vegetation subtype)、22个群系(Formation)和54个群落(Association)。
3.研究概况
车八岭站致力于保护区域内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自2016年起,联合其他科研院所,开展了陆生大中型兽类、蜂类、鸟类、蝴蝶公里网格化全境监测,并建立了20公顷森林大样地和19个海拔梯度样地,开展了木本植物动态监测、土壤理化性质检测、树环记录树木生长、种子雨监测、幼苗动态等监测等。
车八岭站长期观察大型样地已被纳入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为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资源管护提供了科技支撑。车八岭站的建立一方面对车八岭生物多样性进行常态监测,为自然保护地贡献更为科学的监测方案,另一方面为更好的对外展示保护成效,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