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发布人:陈思

基本信息

设备品牌:iCAP PROX
设备型号:Thermo Scientific
放置地点:医学园2栋1304
管 理 员: 陈 思
联系邮箱:chens73@mail.sysu.edu.cn

主要规格及技术指标

1. 主机参数:仪器工作环境:电压:220VAC±10%;室温:15-35℃;相对湿度:20%-80% 。仪器总体要求:仪器必需包括高频发生器、等离子体及进样系统、分光系统、检测器、分析软件和计算机系统,全自动控制。投标型号Thermofisher最新型号 iCAP Pro X仪器;
2. 检测器:带高效半导体制冷的固体检测器,在光谱仪波长范围内具有连续像素,能任意选择波长,且具有天然的防溢出功能设计;
3. 检测单元:大于4,000,000个检测单元,读取速度≥2MHz;像素分辨率:≤0.002nm;
4. 检测器制冷系统:采用高效三级半导体制冷,工作温度:≤-45℃,到达工作温度的时间:< 3 分钟;
5. 光学系统:恒温驱气型中阶梯分光系统。光学分辨率(FHW):As189.042nm半峰宽<0.007nm,Ca393.366nm半峰宽<0.017nm,Ba614.172半峰宽<0.024nm,K766.490nm 半峰宽<0.035nm(分辨率和检出限指标在相同条件获得),已提供证明材料;为保证光学系统的稳定性和最佳的光通量,焦距≤300mm;
6. 单色器:中阶梯光栅和棱镜二维色散系统,高能量,光栅和棱镜等内光路部件位置固定不动,在光谱仪全波长范围内一次曝光同时测定所有元素;
7. 光室:带精密光室恒温38℃±0.1℃(提供光室温度实时反馈软件截图),可使用氩气或氮气进行光室吹扫,测定<200nm谱线时驱气量<3L/min;
8. 波长范围:必须包含167-820nm,全波长覆盖,可测Al167.079nm,P178.2nm,B182.6nm,Na818.326nm,提供软件截图;
9. 等离子体观察方式:炬管放置双向观测,在一次分析中同时给出水平和垂直观测的结果;
10. 等离子RF发生器:固态发生器,直接耦合、自动调谐,变频,无匹配箱设计,等离子体线圈具有聚四氟乙烯保护层设计,防腐蚀,免维护; 频率:27.12MHZ;RF功率≥1300W;
11. 气路控制:配置不低于3路高精度质量流量计,由ICPOES软件直接控制,包括冷却气、辅助气、雾化气。精度0.01L/min; 
12. 尾焰处理技术:采用锥内反吹氩气技术,如使用氮气或氩气等气体切割,消耗量需小于3L/min。提供仪器尾焰处理硬件设计照片证明文件;
13. 进样系统:炬管:无需手动连接等离子气。 雾化器:高效同心雾化器;雾化室:旋流雾化室;废液安全在线自动监控:有废液传感器,能对仪器状态进行实时自动的监控,保障数据准确及仪器使用安全;(提供软件截图证明材料)蠕动泵:不低于12滚轮3通道蠕动泵。耐HF酸进样系统,可以实现纯HF直接进样分析;
14. 分析速度:可实现1.5min内测试超过180条谱线,而且每条测量谱线的积分时间≥10秒,重复3次,冲洗时间≥20秒;
15. 样品消耗量:< 2ml,测定不低于70个元素; 谱线灵活性:可对分析元素的任何一条谱线进行定性、半定量和定量分析,便于分析研究;测定谱线的线性动态范围:≥106(以Mn257.6nm 来测定,相关系数≥0.9996),提供证明材料;内标校正:同时的内标校正,即内标元素和测量元素必须同时曝光;精密度:测定1ppm多元素混合标准溶液,重复测定十次的RSD≤0.5%; 稳定性:测定1ppm多元素混合标准溶液,不使用内标校正,连续测定4小时的长时间稳定性RSD<1.0%;
16. 检出限:(以11次空白的3φ做为检出限) 元素 波长/nm 检出限/ug/L Zn 213.856 <0.20 Cu 324.754 <0.60 Ni 231.604 <0.55 Cr 267.716 <0.60 Ba 455.403 <0.03 Mn 257.61 <0.07 Al 167.079 <0.10;
17. 附件参数:1、循环水机:泵流量压力≥7.5L/Min@4.0bar;水槽容积≥13 L2、工作站电脑打印机:不低于 I5-11500处理器、8G内存、1T机械硬盘,黑白模式打印分辨率1200*1200dpi及以上。

主要功能及特色

iCAP PRO X是市场第一台真正做到最佳垂直炬管双向观测设计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其炬管尾焰距锥口更近,一方面降低外界进入等离子体的空气含量,从而减少紫外区吸收来提高Al 167,B182,P177等深紫外区元素的灵敏度,另一方面,更高效切割尾焰,降低尾焰干扰,而径向观测上从炬管切口处观测,观测高度出厂优化,适合复杂基体样品的直接测定。适用于食品、环境、药品、矿石、合金、石化等各种基体样品中主量及微量元素的定性、半定量和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