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理学部第一届研究生学术成果交流报告会的通知
各位研究生同学:
为集中展示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效,献礼百年校庆,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促进优良学风建设,搭建理学部各学院学术交流平台,推进研究生科学精神、创新思维、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全面提升,经研究决定,理学部定于2024年春季学期主办理学部首届研究生学术成果交流报告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宗旨
理学部研究生学术成果交流报告会旨在通过多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展示汇报推动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参会研究生针对自身研究领域,将研究现状或研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等通过演讲的形式进行交流展示,锻炼研究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术表达和沟通能力,促进研究生跨学科学术交流,激励研究生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
二、参与对象
学院全体在籍研究生。
三、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理学部
协办单位:中山大学研究生院
四、参赛内容与形式
参赛研究生可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题,以个人或小组(不多于3人)自由报名。汇报人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及科研平台团队支撑作用、个人科研进展、学科学术前沿、学术论文、开题报告、实验设计、研究成果、科研感悟等内容制作成PPT或视频等新媒体展示形式进行交流汇报,报告时间不超过10分钟,回答专家提问2分钟。
学术交流报告内容要求体现专业特色与研究深度,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创新性,语言要求通俗易懂、形象生动,PPT尽量精简,以图片、表格等可视化形式呈现,避免大量文字与专业词汇。鼓励学科交叉,打破学术研究知识融合壁垒,提高学术创新性,加强研究成果应用性。
五、日程安排
2024年5月10日前:活动宣传报名及筹备阶段
2024年5月20日前:学院举行初选,向学部择优推荐不超过3人/小组。请有报名意向的同学或小组填写《中山大学理学部第一届研究生学术成果交流报告会报名表》(附件1)、《理学部第一届研究生学术成果交流报告会报名汇总表》(附件2),发送至pansch5@mail.sysu.edu.cn。
2024年6月15日前:学部进行函评,推荐不超过15人/小组参加学部交流报告会
2024年6月底前:举办交流报告会,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六、奖项设置
最终产生理学部研究生学术成果交流报告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以及“最佳学术创意奖”、“最佳风采奖”等若干项,由学校颁发荣誉证书。
七、评分细则
1. 报告内容(50分)
内容紧扣科研,报告主题、背景、方法、核心内容、结果及对于所属学科和研究领域的积极影响表述清楚完整。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具有一定的学术深度和创新性,熟悉本专业知识和研究前沿。
2. 语言表达(20分)
要求脱稿汇报,表达流畅自然,语言规范,用词简练流畅,语意明晰,通俗易懂,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语言技巧使用恰当,语气、语调、音量、节奏把握得当。
3. 综合分析能力评价(20分)
说理充分,论证严密,快速、准确的理解和回答问题,分析、归纳正确,陈述有条理,思维敏捷专业知识掌握较好,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
4. 形象风度(10分)
精神饱满,着装朴素大方,举止自然得体,能较好地运用姿态、动作、手势、表情表达报告理念。
5. 学科交叉(附加5分)
对于学科交叉领域的报告,从学科与领域之间交叉的跨度、深度、融合度,与学术前沿、国家战略需求的结合度,以及学术创新性等方面考量,予以加分。
八、大赛要求
1. 本次活动中每个报告的陈述时间严格控制在10分钟以内,倒计时结束前1分钟会有工作人员提示,超过时间会影响最终评委打分。
2. 本次活动为更好地展现选手的精神面貌,报告过程中需着装得体,举止文明,注重自身仪容仪表。
3. 本次活动语言不限(中文、英文均可),但要保证简练流畅,语意明晰,通俗易懂。
4. 本次活动中题目没有限制,但每个人的作品要体现出相关专业的特色以及创新精神,报告内容需有深度,且切合实际。
5. 所有参加报告会的研究生必须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不得擅自发布或抄袭他人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报告人不得抄袭他人作品,报告内容所涉及的原始数据资料、研究结果等须保证真实有效。一经发现抄袭或造假,取消参会资格并进行严肃处理。
附件:1. 中山大学理学部第一届研究生学术成果交流报告会报名表
2. 中山大学理学部第一届研究生学术成果交流报告会报名汇总表
生态学院
2024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