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第九届生态与进化暑期学校圆满落幕 ——汇聚智慧,收获成长
8月4日,中山大学第九届“生态与进化暑期学校”迎来最后一天。经过学员学术报告、小组学习汇报以及颁奖仪式,此次暑期学校在老师和同学们精心策划和组织下,圆满落下帷幕。
学员学术报告:突破创新,智慧闪耀
上午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广西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的12位优秀学员分享了他们的科研项目,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这些研究生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展示了自己的科研项目进展和科研交流能力。

从动物到植物,从陆地到海洋,他们的研究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在项目汇报中,同学们不仅详细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目的,还展示了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论总结,展示了自己的科研项目进展和科研交流能力。
小组学习汇报:团结协作,合力成就
下午,学员们分组展示了自己在这五天中的学习成果与收获,学员们表示:“精彩纷呈的报告大大扩展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对生态学前沿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与理解,很高兴能在这里度过充实而又愉快的五天,也十分感谢暑期学校的主办方给我们提供这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颁奖仪式:成就荣耀,激励未来
学员们汇报结束之后,评委老师和学员们分别为汇报和海报打分,并评选出“最佳学生报告奖”、“优秀学生报告奖”、“最佳学术海报奖”和“最佳学习小组奖”。由生态学院副院长庞虹教授为学员们颁发奖项。
获奖名单如下:
最佳报告:
树种属性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和多功能性影响的深度依赖性;徐知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优秀报告:
中生代脉翅目褐蛉科化石分类及系统演化研究;李舒敏,中山大学

波动的盐沼环境有利于内陆盐沼优势种扁秆荆三棱的竞争;王铃茜,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Impacts of Central-Pacific El Niño and physical drivers on Eastern Pacific Bigeye Tuna;连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最佳学术海报:
Species mixtures increase fine root length to support greater stand productivity in a natural boreal forest. 黄晨燕,中山大学
Comparative genomics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genus Macropodus;王忠兴,中山大学
最佳学习小组:
Group6
组员:付琦、彭子淇、胡超建、肖书妹、李舒敏、周子涵、李一凡、刘雨萱
闭幕式:回顾与展望
颁奖结束之后,此次暑期学校也迎来了尾声。来自全国十多所高校的48名同学在这次活动中深入探讨了科学问题,拓展了眼界,丰富了知识。生态学院副院长庞虹教授表示:我们暑期学校的每一位学员未来都可能会是生态学相关专业的工作者,欢迎同学们在未来加入生态学院这个大家庭。
刘阳教授致辞,他表示:学员们在这次暑期学校的学习中,不管是汇报还是海报的展示都让我感受到同学们对学习的热情。在这里,我衷心地希望同学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老师同学们之间的友谊,以及对科研的好奇,希望同学们可以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始终怀揣着对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的热枕,取得优秀的成果。
至此,中山大学第九届“生态与进化暑期学校”圆满结束,5天的时间虽短,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回忆。本次暑期学校的圆满成功,离不开学校的关心支持,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志愿者的幕后工作以及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在未来,学院将继续努力,为同学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和发展平台,帮助他们成长为有知识、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让我们共同祝愿所有参与暑期学校的师生们,在未来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实现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