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我院黄丹丹助理教授在中山大学第十一届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中获优胜奖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践行“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我院积极响应校教务部号召,选拔推荐优秀青年教师参加中山大学第十一届教师教学竞赛。经过4月20日学院初赛,我院黄丹丹助理教授进入7月1日在广州校区举办的校决赛,所讲授的《气味科学与人类生活》获公选课组优胜奖。
获奖教师风采
黄丹丹助理教授

黄丹丹老师在决赛现场留影
【研究方向】
环境污染与生态修复
【承担课程】
环境科学与教育、环境微生物学研讨课与实验技能课、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气味科学与人类生活等
【教学事迹】
黄丹丹老师所开设的《气味科学与人类生活》,通过讲授气味这一人类共有感知物的相关机理和应用,引导学生对日常现象的观察、总结和思考,了解和建立科研思维,并激发学生对气味科学的兴趣。该课程基于气味学与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特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行业角度感受气味学的奥妙,例如:自然界气味语言的破译及应用;脑神经科学中气味能瞬时触发情感和记忆的生理机制;人体散发的气味能用于疾病快筛的原理;气味能疗愈身心的原因及其应用途径;何为园林和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气味景观;气味的使用如何打破了传统感官营销的困境?气味污染为什么需要重视,又该如何去治理?气味和数字技术结合又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该门课程还精心设计了三次趣味小组活动,包括嗅辨员体验、食品感官评定实验及校园气味地图描绘,在锻炼同学们团队协作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任务完成能力中,也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及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多方面有所感悟、学习和收获。
这门《气味科学与人类生活》,收获了“最棒的选修课”“课堂非常有趣”的学生评价。平日生活中的黄老师温柔爱笑,对待科研工作则认真严谨,从科研入门开始就与“废”和“臭”打交道,无意闯入了气味学的大门,现在则是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开展包括气味污染在内的环境污染和治理相关的一系列研究。她希望能与学生并肩前行、共同成长,一起专注当下、脚踏实地,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努力地发光发热,一起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