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枪舌剑展雄风,慎思明辨论天下 ——生态学院第二届辩论赛小组赛落下帷幕
辩才无阂点硝烟,口角生风搏锐意。第二届辩论赛小组赛于4月9日分别在南校园和深圳校区举行。小组赛中,各方辩手观点犀利,辩论过程广征博引,令人拍案叫绝。
辩论赛采用新国辩赛制,分为陈述环节、自由辩论、总结陈词三个环节。比赛阶段,南校园小组赛由2021级本科生“碱基互补配队”作为正方,2022级本科生“卧河凭伟遗队”作为反方,围绕辩题“人类行为导致物种灭绝是可/不可接受的”展开了精彩激烈的交锋。


在陈述环节,正方首先基于自然演替规律,提出了人类为谋求发展导致物种灭绝的可接受性,认为只有接受才能更积极地应对,且指出物种灭绝同样具有为新物种空出生态位的潜在价值。反方则反对“人类中心说”,认为导致物种灭绝是一种短视行为,人类为谋求利益而破坏环境的行为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自然演替,并用澳大利亚山火、冰山融化等例子加以佐证。
在自由辩论环节,双方不断地质询与回应。反方认为正方对“接受”一词理解出现错误,忽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与潜在价值,而正方也不断阐释自身立场,用人类保护长江白鲟无果来回应。
辩论结束后,来自哲学系的雷紫嫣同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的卓宁萱同学和生命科学学院辩论队的郭佳晔同学作为评委,就一辩陈词、观点逻辑链以及论证选取的重要性进行深入指导,让参赛同学和现场观众有了非常大的收获。最后,反方以2:1的票数获胜。

同时,深圳校区的小组赛也在精彩纷呈地进行着。由同为2021级本科生的“针锋相队”和“啊对对队”分别作为正方和反方,围绕辩题“知识付费能/不能缓解年轻人的焦虑”开展了思想与观点的碰撞。


陈述环节,正方选手以“知识付费带来的心理慰藉即能缓解焦虑”这一论点开篇立意,并以“焦虑的主要来源是市场营销导致的知识良莠不齐”这一论点驳斥反方的质询,同时,正方队友不断提出看法来为论点进行更详尽的补充,巩固本方论点。反方选手则认为“焦虑自身的内驱力不足,真正的解决办法需要认清现实认识自我”,并向对方不断提出“知识付费究竟付的是知识还是服务?”“付费的知识就一定比共享的免费知识好吗?”等观点。层层逼近的逻辑和详细罗列的数据支持,一度将比赛推向高潮。
辩论结束后,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辩论队的李中华同学、陈季扬同学和张文帆同学作为评委对此次比赛进行了充分细致且一针见血的点评。评委为大家提供了新的见解和视角,并对正反方辩论队的亮点和不足进行了点评,对辩手日后的辩论技巧的精进有所裨益。最终,反方以3:0的比分获胜,深圳校区的小组赛圆满结束。

此次小组赛,两个校区(园)的赛况都很热烈,参赛同学们对于辩题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并且准备充足,在赛场上展现了个人风采。不管是团队合作,还是思辨能力,都在此次比赛中得到了锻炼!
通讯员:曹文辉 夏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