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与古生态” ——中山大学生态学院教师首秀学术午餐会顺利举行
2023年4月12日中午,中山大学生态学院首秀午餐会——“植物与古生态”在深圳校区西教4栋-104会议室举行,学院党委书记罗燕书记,院长储诚进教授,副院长庞虹教授等教师和研究生出席了学术午餐会,会议由马子龙副教授和陈怀海副教授主持。本次午餐会邀请了叶建飞副教授和吴欣凯副教授作为主讲嘉宾,详细介绍了各自的学术背景和研究计划,现场氛围活跃。

首先,叶建飞老师以“中国植物多样性的时空格局”为主题展开了自己的研究报告。在介绍了植物多样性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时间演化上不同步这一基本现象后,叶建飞老师提出了“热带地区常常被认为是物种的博物馆和摇篮”这一说法,指出中国被子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热点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并基于系统发育相似性的方法将中国被子植物区系分为五个区。报告的最后,叶建飞老师对于生命之树的重建、生物多样性格局及进化机制的研究等一系列科学问题进行了展望。叶建飞老师的报告引起了在座老师们极大的兴趣,促进了学术的交流。

(叶建飞老师进行报告)
接着,吴欣凯老师基于新生代松柏类植物化石介绍了“华南地区新生代裸子植物及古气候”的研究进展,揭示了华南地区新生代植物区系来源的多样性,并根据现有的植物化石类群推测华南地区始新世-晚更新世期间的古气候可能更偏向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最后,吴欣凯老师表示,下一步将重点研究关键类群的系统发育、生物间协同演化及生态系统演化,且目前已有新的重要化石的发现。在听完吴欣凯老师的精彩报告后,与会老师们就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吴欣凯老师进行报告)
为增进学院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院师生关系和谐发展,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定期举行教师首秀学术午餐会,本次是第五期学术午餐会。通过本次午餐会,全院师生对叶建飞副教授和吴欣凯副教授的学术背景和研究计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学院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生态学院的学术交流合作正在不断增强,科研成果日新月异。
通讯员:戴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