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生态论坛”青年学者报告会(2021)通知
发布人:赵文嘉
责任审核人:初审 赵文嘉 审核 张丹丹 审核发布 黎晓天
发布日期:2022-01-07
为进一步促进生态学科的发展,提升研究生综合科研素质,为师生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中山大学生态学科将于2022年1月8-9日举行中山大学“生态论坛”(2021)。本次论坛将邀请国内外生态与进化领域的杰出学者就“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态系统修复与生态安全”、“生态系统碳汇与可持续发展”等学科方向的前沿进行演讲,并且汇报中山大学生态学科师生在本年度科学研究上的重要进展。
由于近期深圳的疫情,1月9日将在线上举行中山大学“生态论坛”青年学者报告会,集中汇报和展示2021年的生态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职科研人员、博士后和研究生的研究进展。
1.2022年1月9日,口头报告安排
1月9日上午 | 08:30-08:50 | 1 | 李浩森 | 专职科研 | 瓢虫细胞壁水解酶基因cwh的水平转移历史和功能研究 |
08:50-09:10 | 2 | 张璐 | 专职科研 | 保护区和传统生态文化对濒危物种保护的作用 | |
09:10-9:30 | 3 | 唐金鹏 | 专职科研 | 典型抗生素在珠江河口水生食物网中的迁移转化特征的研究 | |
9:30-9:50 | 4 | 巫东豪 | 博士后 | 白蚁竞争-耐受性权衡削弱岛屿种面积关系 | |
9:50-10:10 | 5 | 金孟洁 | 博士后 | 螟蛾总科系统学研究进展 | |
休息十分钟 | |||||
10:20-10:40 | 6 | 陈鹤 | 博士后 | 翼龙腭区的新模式与演变 | |
10:40-11:00 | 7 | 吴欣凯 | 博士后 | 广西桂平盆地中新世松柏类植物及古气候重建 | |
11:00-11:20 | 8 | 唐辉 | 博士后 |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在菌根真菌-植物-植食性昆虫互作关系中的作用 | |
11:20-11:40 | 9 | 李梅梅 | 博士后 | 干旱地区深根植物共生固氮速率对水文变化的响应及其驱动机制 | |
11:40-12:00 | 10 | 黄路亮 | 博士后 | 基于木化石重建华南晚更新世古气候和古植被 |
1月9日下午 | 14:30-14:45 | 11 | 黄羽豪 | 博士生 | 稻红瓢虫(Micraspis discolor)花粉食性机制探究 |
14:45-15:00 | 12 | 徐迁镐 | 硕士生 | 亚热带森林非共生固氮速率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及其机制 | |
15:00-15:15 | 13 | 梁智健 | 硕士生 | 中国鸟类市场时空动态分析及管理启示 | |
15:15-15:30 | 14 | 何希敏 | 硕士生 | 普通雨燕及苍雨燕的谱系地理学研究 | |
休息十分钟 | |||||
15:40-15:55 | 15 | 张茹帆 | 博士生 | 海平面变化驱动的瓶颈效应促进红树植物亚群体结构的分化 | |
15:55-16:10 | 16 | 宋含章 | 博士生 | 广西桂平盆地中新世果实和种子化石 | |
16:10-16:25 | 17 | 周文君 | 硕士生 | 比较群体基因组学揭示两种处于分化早期的鸟类物种形成机制 | |
16:25-16:40 | 18 | 黄愉 | 硕士生 | 冰川退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机制 | |
16:40-16:55 | 19 | 陈涛 | 博士生 | Global research bias in primates: patterns and possible reasons | |
16:55-17:10 | 20 | 孙锡斌 | 博士生 | 凋落物输入变化对土壤碳降解酶的影响:对土壤碳动态的意义 | |
17:10-17:25 | 21 | 付琦 | 硕士生 | 土壤微生物群落与碳代谢功能在滨海岛屿的变化趋势 | |
17:25-17:40 | 22 | 黎国林 | 硕士生 | 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变异性与植物宿主分布区内空间位置的关系 | |
17:40-18:00 | 闭幕评奖-颁奖 |
2.2022年1月9日,壁报展示安排
午饭&壁报 | 13:00-13:05 | 1 | 刘之威 | 专职科研 | CO2浓度上升对不同密度长茎葡萄蕨藻生长和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13:05-13:10 | 2 | 徐晟岚 | 博士生 | First occurrence of Nyssa endocarps and associated fungi in the Oligocene of South China: palaeogeographical and palaeoecological significance | |
13:10-13:15 | 3 | 邢成广 | 博士生 | Distinct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the environmental water, sediment and intestine between two crayfish-plant coculture ecosystems | |
13:15-13:20 | 4 | 杨傲 | 硕士生 | 城市湿地浮游植物的长期动态规律及其成因——以澳门路氹湿地为例 | |
13:20-13:25 | 5 | 陈珏忻 | 硕士生 | 中国鸟击事故时间与物种因素的分析 | |
13:25-13:30 | 6 | 韩玉清 | 博士生 | 鸟类羽毛颜色进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 |
13:30-13:35 | 7 | 林洪洲 | 硕士生 | 岛屿对物种群体历史和遗传多样性的塑造:以大西洋岛屿环颈鸻种群为例 | |
13:35-13:40 | 8 | 涂杰 | 硕士生 | 环颈鸻染色体级组装揭示物种早期分化的结构变异 | |
13:40-13:45 | 9 | 曾莹 | 硕士生 | 博物馆标本线粒体基因组NGS测序揭示猬科全球多样性与演化历史 | |
13:45-13:50 | 10 | 杨丹 | 硕士生 | 通过宏基因组学进行茄二十八星瓢虫纤维素降解细菌功能验证 | |
13:50-13:55 | 11 | 邱莹波 | 硕士生 | 水土保持措施对不同坡度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组和代谢组功能的作用机制 | |
13:55-14:00 | 12 | 刘锦叶 | 硕士生 | 腐殖泥碳土中不同氨氧化菌间的竞争关系对生态位变化的响应 | |
14:00-14:05 | 13 | 鲍亮 | 硕士生 | 白垩纪琥珀中伪细颈虫科甲虫(Aderidae)新纪录 | |
14:05-14:10 | 14 | 杜旭恒 | 硕士生 | 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中蚤蝼科昆虫新发现 | |
14:10-14:15 | 15 | 廖秋嫦 | 本科生 | 海洋环境参数与微生物功能和类群间的互作规律 | |
14:15-14:20 | 16 | 易凡 | 本科生 | 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生物碳添加的响应与反馈效应 | |
14:20-14:25 | 17 | 任文絮 | 本科生 | 比较转录组研究揭示外源药物诱导的石榴植株矮化的分子调控机制 |
由生态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教师组成评委会,将对报告进行点评,并评选出最佳口头报告和最佳壁报奖进行奖励。
论坛组织委员会联系人
刘阳(liuy353@mail.sysu.edu.cn)
陈怀海(chenhh68@mail.sysu.edu.cn)
储诚进(chuchjin@mail.sysu.edu.cn)
欢迎中山大学生态学科的相关教师、专职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会。
中山大学生态学院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
2022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