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我院本科生团队论文喜获2021年新加坡科技育才计划-环境夏令营第二名
11月15日至19日,应圣约翰岛新加坡国家海洋实验室(St John’s Island National Marine Laboratory)、热带海洋科学研究所(Tropical Marine Science Institute)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的邀请,由中山大学生态学院马嘉欣副教授带队,5位本科三年级学生廖秋嫦、彭程祥、张瀹文、杨一、邓烨宇组成的中国代表队通过线上会议参与了2021年新加坡科技育才计划-环境夏令营(THE TF-NUS STEP ENVIRONMENT CAMP 2021)。
2021年新加坡科技育才计划-环境夏令营是一个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举办、淡马锡基金会赞助的为期五天的线上会议,旨在为亚洲热爱科学的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今年的会议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保护(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此会议通过一系列多样化的互动学习,促进了亚洲各地热爱科学的青少年间的沟通与交流。
在9月初收到SEC的活动指引后,生态学院马嘉欣老师第一时间组织五位学生成员讨论活动要求的论文及海报主题,最终确定主题为“生物入侵”,并基于中国红火蚁的入侵现状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讨论。在后续几周内,代表团在她的带领下撰写出相关论文并设计制作了海报,为参加训练营做了充足准备。为保证同其他国家同学可以进行更好地交流,在正式参加活动之前,马老师还带领五位同学每周进行一次英语口语练习,以确保万无一失。
由于疫情原因,本次活动改为线上进行,在此期间,代表队与其他国家参会的同学们一起倾听了由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专业人士所带来的学术讲座,并进行了热带海洋、热带雨林及红树林的模拟野外调查,并线上参观游览了李光前自然历史博物馆等地。同时,五名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与马来西亚代表队小组进行了很好地合作交流,在会议期间共同完成了主办方所布置的任务,并于会议的最后一天一起进行了关于“如何监测热带雨林盗猎、砍伐及土地流转现象”的报告。在此期间,无论是讨论主题、搜集资料,还是PPT制作、汇报等环节,中山大学代表队都表达出了他们独到的观点,展现了中山大学的学生风采,并在与不同国家代表队的交流中展现出了中国代表队的交际魅力和责任意识,给活动参与者和主办方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得到了全员的一致好评。最终,经评委考核,中山大学代表队的论文作品脱颖而出,荣获第二名的好成绩。
为期五天的训练营最终圆满落下帷幕。通过此次活动,中山大学生态学院代表队成员不仅收获了与东盟国家青年的友谊,还进一步了解了新加坡文化及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知识,开拓了国际视野。同时,此次活动将成为他们学习生涯中一段难忘且熠熠生辉的经历,对未来的方向选择及科研道路都将具有引航意义。
【学生感悟】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背后是无数来自不同领域的人们,他们可能是科研工作者,可能是民间组织,作为生态学专业的我们,更应主动参与到这个过程中,保护无小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要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在与国际友人交流的过程中,礼貌和耐心是极其重要的。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我们参加此次国际会议不仅代表自己,同样也会间接影响到他国友人对中国的看法。因此,我们更应对外树立良好的形象。此外,相互尊重是双方良好合作的基础。在国际交流上,由于语言差异,难免会出现一些沟通障碍。此时,我们需要保持礼貌和耐心,努力构建更加良好的沟通环境,如此才能达成更好的合作。

2021年STEP环境训练营全体成员。

中山大学代表团成员邓烨宇讲解“如何监测热带雨林盗猎、砍伐及土地流转现象”。

中山大学代表团成员协力解决问题。

中山大学代表团成员邓烨宇担任会议司仪。
中山大学代表团成员以“中国红火蚁的入侵”为主题撰写的论文,荣获全场第二名的好成绩。

中山大学代表团成员合影。
通讯员:冯薇静、彭程祥、杨一、廖秋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