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鞘翅目扁甲总科化石的研究进展

发布人:生态学院 责任审核人:初审 申倩倩 审核 黎理 审核发布 黎晓天

 

扁甲总科隶属于鞘翅目多食亚目扁甲系,目前包含 25 个现生科和 3 个化石科,其中 10 个科仅分布于南半球,特别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美。当前的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显示扁甲总科的起源时间为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而冈瓦纳古陆与劳亚古陆的分离也发生在早侏罗世约 1. 8 亿年前。因此对中生代扁甲总科化石的研究是解释扁甲总科如今分布格局的重要基础,也有助于研究扁甲总科的演化历史。生科院/生态学院博士后刘振华回顾了现生扁甲总科的研究历史,并对其中生代的化石研究进行了概述,迄今在中生代地层发现有 12 54 种扁甲总科化石。本文近日发表在《环境昆虫学报》(424):851-862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0858. 2020. 04. 8)。

1

APalaeoboganium jurassicum Liu, Ślipiński, Lawrence, Ren & Pang, 2018模式标本(引自Liu et al., 2018);BMetehelotella monochromata Liu, Ślipiński, Ren & Pang, 2019模式标本(引自Liu, Ślipiński, Ren et al., 2019);CLenax karenae Liu, Tihelka, McElrath & Yamamoto, 2020模式标本(Liu et al., 2020);D-EPleuroceratos burmiticus Poinar & Kirejtshuk, 2008(引自Liu, Ślipiński, Wang et al., 2019

2

中生代扁甲总科化石统计图

        《环境昆虫学报》原刊《昆虫天敌》,由我国著名昆虫学家蒲蛰龙院士于1979年创办,2008年正式更名为《环境昆虫学报》,为双月刊。连续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现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动物学记录》(ZR)、《剑桥大学:生物学文摘》、《剑桥大学:昆虫文摘》和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中心(CABI)等国外数据库收录。《环境昆虫学报》由中国昆虫学会、广东省昆虫学会主办,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原广东省昆虫研究所)、中山大学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系协办,我院庞虹教授为现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