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ing the Beauty of "the Nanling Mountain Pearl" and Understanding the Theory of Natural Practice

Written by:生态学院 责任审核人:初审 姚宇鹏 审核 林勉生 审核发布 罗燕

        (通讯员:杨鑫、耿佳林、董琪琪、刘易泽、杨珊)中山大学生态学科肇始于1924年建校之初的生物学系,近百年来,在一代又一代先辈们的引领下,坚持“立德树人”,在生物多样性形成与维持等领域引领学科发展,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等领域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教育部前三轮学科评估中本学科均为全国并列第一和A+,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和“强基计划”。生态学院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不断健全“课程实践、室内实验、野外实习、科研训练”的新时代生态学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着力培养掌握系统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良好人文素养、宽广国际视野,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高水平生态学人才。为了进一步锻炼和提高学生在生态学综合研究、野外调查以及对科学问题深入思考、调研等方面的能力,2023年8月13日至25日,继去年生态学院首届2019级生态学实习后,生态学院组织2020级本科生再次前往韶关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学综合实习。

 

开工准备 信心满满

 

        2023年8月13日上午8点,参加野外实习的师生从深圳校区启程,前往车八岭自然保护区。抵达保护区后,昆虫组带队教师刘胜杰副教授和鸟兽组带队教师张璐副教授、邢爽助理教授向同学们进行了野外实践相关内容的动员,正式开启了生态学综合实习的序幕。

 

image-20231011093049-1

开工前的集体照,瞧大家笑得多开心!

 

        8月14日上午,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束祖飞局长和生命科学学院的李步杭老师分别向同学们讲解了车八岭自然保护区的概况与发展,以及样地监测等知识。随后同学们便跟随李步杭老师的脚步,进入保护区大样地,亲身体验其中的生态环境,感受保护区工作人员每日巡逻工作的不易,以及生态学研究野外工作的艰辛和乐趣。

 

image-20231011093237-3

束祖飞局长介绍车八岭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

 

image-20231011093317-4

李步杭老师在大样地讲解

 

        随后同学们参观了车八岭自然博物馆,通过保护区工作人员的详细介绍,更深入地了解了车八岭丰富的自然资源。

 

image-20231011093426-5

参观车八岭自然博物馆

 

 

野外实习正式开始啦……

 

        在8月15日至8月22日期间,同学们分为4个小组,依次参加了植物组、昆虫组和鸟兽组3个不同方向的课程实践。

        植物组的同学们在叶建飞老师、鄢春华老师、张晨成老师、Stavros Veresoglou老师的指导下,在保护区内选取样方,进行了植物物种鉴定、树木胸径测量、XY坐标估测、树高冠幅测定以及地形测绘、叶片采集和土钻法取根等实验。完成野外工作后,同学们返回室内,对从野外获得的植物样品和土壤样品的数据进行仔细处理。随后,在Stavros老师的指导下,围绕植物性状的环境过滤与植物性状的生态位分化深入学习了森林生态学领域的相关知识。

 

image-20231011093610-6

植物组的同学们野外工作图1

 

image-20231011093648-7

植物组的同学们野外工作图2

 

image-20231011093720-8

植物组的同学们野外工作图3

 

image-20231011093751-9

植物组的同学们野外工作图4

 

image-20231011093842-10

Stavros老师在讲授中

 

        昆虫组的同学们在程文达老师和刘胜杰老师的带领下,为探究森林类型对节肢动物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的影响,通过陷阱法获取地表节肢动物,振落法获取树栖节肢动物,从而进行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节肢动物的采集。采集完成后,同学们在体视镜下对采集到的节肢动物进行分类鉴定,并根据形态结构将其分类至种并统计各个物种的数量,用以分析节肢动物的群落多样性。

 

image-20231011093944-11

显微镜下的昆虫和蜘蛛

 

        鸟兽组的同学们在邢爽老师和张璐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样线法、样点法观鸟和布设红外相机等环节的实践。同时根据保护区的红外相机照片资料,借助图鉴,学习了物种鉴定和活动节律的估算方法。在鸟类调查期间,同学借助望远镜观察和利用鸟鸣识别等方法对不同生境中鸟类的多样性进行记录和分析。通过野外布设红外线相机,同学们学习了如何利用这一技术在野外调查鸟兽多样性和监测其活动规律。

 

image-20231011094155-1

鸟兽组的同学们野外工作图1

 

image-20231011094238-2

鸟兽组的同学们野外工作图2

 

image-20231011094307-3

鸟兽组的同学们野外工作图3

 

 

围绕主题 · 分组汇报

 

        8月23日,四个小组分别完成了三个不同主题的实习,随后再次重新分组,针对车八岭典型次生林物种组成极其空间格局分布、车八岭典型物种叶功能性状研究、不同林型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和鸟兽对人为干扰梯度的响应等四个研究主题进行分析研究,以小组方式在于8月25日进行了总结汇报。在每一场汇报结束后,在场老师都对汇报内容进行提问并提供了建议,老师们对各组同学在仅有两天时间内准备的汇报表示肯定。

 

image-20231011094426-4

同学们分小组积极准备主题汇报1

 

image-20231011094507-5

同学们分小组积极准备主题汇报2

 

image-20231011094559-6

开始汇报了,每组同学都表现不错,得到评委老师们的肯定!

 

 

尾声

 

        生态学野外实习的汇报落下帷幕,标志着这次令人难忘的两周生态学综合实习之旅圆满结束。同学们回到民宿,整理行装,怀着满满的收获和回忆,踏上了回深圳的旅程。在这次车八岭的野外实习中,学院党委罗燕书记、林勉生副书记来到了野外实践教学一线,调查了解野外实习开展情况,加强党建引领,推动学生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

        在这次野外实习活动中,车八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为野外实习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和学习生活条件保障,他们工作的热忱和认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车八岭不愧是“南岭明珠”,呈现了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让每一个来到此地的人都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和宁静;而高强度的野外实践工作,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野外工作技能,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在野外面对各种挑战时,同学们通过协作克服了困难,留下了珍贵的回忆。这次夏天的经历将成为同学们一生的宝贵财富,激励同学们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智慧和力量。

 

image-20231011094750-7

image-202310110948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