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xchange meeting between Shenzhen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School of Ecology was successfully held, with complementary communication and joint progress
(摄影:黄紫淇;通讯员:邓以琳)为进一步促进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科研成果转化,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与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合作交流会于2024年6月14日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医学园2栋1202会议室举行。我院教职工代表20人与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7人出席会议,生态学院党委书记罗燕出席本次会议。
交流会由马嘉欣副教授主持。马老师对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表达了对本次交流会及未来更多合作的期待。接下来,罗燕书记为大家介绍了与会人员。
随后,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自然所所长孙芳芳女士介绍了自然所的研究方向。孙所长首先从成立历史、人员情况等方面详细讲解了自然和土壤研究所的基本情况;接着,从生态调查评估、生态保护监管和生态管理制度研究三个方面介绍了自然所的主要工作内容;最后,她展示了自然所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及未来的目标。孙所长指出,自然所目前的工作立足于深圳超大型城市的特点,面向生态学前沿、城市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和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安全需求。她期望未来能揭示更多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机理及调控机制,探索超大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创建深圳美丽中国的典范。
随后,由叶建飞副教授介绍学院情况。叶建飞副教授阐明了我院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石打造的生物多样性“形成、演化、维持、保护、应用”研究全链条学科优势,展示了我院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举措、成效及具有国际视野、青春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此外,叶老师还介绍了我院在科研平台建设、科研项目、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成果和未来发展路径。
之后,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梦婵带来“深圳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管理状况”主题报告。杨梦婵研究员从生物多样性现状、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实践及未来工作规划三个方面详细地分享了深圳生物多样性分布与保护的现状与问题,期望未来能更充分地利用已有数据,促进调查成果转化。
分享完毕后,李添明教授进行小结。李老师感谢了前面的精彩分享,指出未来的目标是进一步从国家层面打造生物多样性城市,并争取取得国际影响力。李老师认为,此次交流会是促进两个单位交流互补、带动青年教师参与工作的良好机会,未来可由生态学院紧密参与并带动其他学院,在“大中大”的理念下进行学科交叉,碰撞出更多引领性的想法并取得前沿成果。
会议的最后阶段,参会人员就 “动植物多样性+生态保护管理”、“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修复”三个主题分组深入交流,共商合作机会。马老师总结道,生态多样性是生态学院的强项,未来可结合此学科优势,坚持陆域生物调查等大型项目,合作更多探索性的前沿工作,细化、深化美丽中国等指标的建设,打造具有深圳城市特色的生态和谐。